哲理散文:留白之美

馆长1年前经典小说74767

哲理散文:留白之美

人生是一场不断行走的旅程,没有谁能确定的知道,今日一定落脚在何方。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哲理散文:留白之美,欢迎阅读参考!

哲理散文:留白之美

女儿在一边朗读课文,声音很大,语速过急,时不时地喘不过气来。

我偷笑。因为光听,我都感到很累。

而后告诉她:“慢慢来,朗读需要抑扬顿挫。懂得恰当的停顿,以此来换气。不但不累,还很舒畅。”

她小,不懂得给自己留出喘息的机会,自然读不出作者的情感

忽而联想到我小时候听戏,特别是秦腔《王宝钏》后面一段,薛平贵十八年归来后,与王宝钏相见,王宝钏的一段唱腔:“老了,老了,实老了,十八年老了王宝钏……”唱速很急,几乎于是念出来的。跟着哼唱,我总是被气憋得脸通红。

爸爸笑我:“你不换气,总憋着,怎么能把戏唱好?那不累才怪! 演员就是留了气口,才气息不乱的。”原来,气眼被堵住了,自然行不通了。所以,要保证畅通,需要留空隙。

留白,是一种需要,至关重要。

闲暇时光喜欢沉醉在文字里,一撇一捺地书写着自己的点点感悟,或喜悦或惆怅。文字里既想坦露心事,又在遮掩心事,坑坑洼洼布局着。待到后来,总会留下一段说未说出的话交给读者,省略号里你随意猜测。这是句段的留白,给人遐想空间。有些文章写得太“完整”,从开始到结尾,作者把读者心里的猜测全盘托出,看似共鸣,实则失去了浮想的空间。看完即完了。

读汪曾祺的小说《陈小手》,主人公是陈小手,小说中还写到其他人物有团长、团长姨太太、李花脸的女儿,请注意这个“李花脸的女儿”,从身份和意义上说,她在小说里是一个和陈小手相对峙的另一个人物,应该有些情节吧!可作家惜墨如金,不到30个字就把她打发了,并且以后不再出现。但一句“是个老姑娘”,包含多少社会内涵和人生感慨呀!这样处理简单真实,让人浮想联翩。总之,留白恰到好处。

文学作品里的’留白莫过于“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”,让人惆怅了千年。因为留白,动人、深刻。

喜欢国画的人都知道,国画讲究留白。寥寥数笔,几点勾勒,一幅山水花鸟图就这么简洁、自然、质朴地展现在你眼前,你看不出有多少内容,却曲折幽深。有时候,几行竹子,一间小屋,二人对弈,便构成了国画里面的境界。空出来的缝隙占据了大篇幅,却深邃不着边,给人无限遐想。这便是留白之美。

小时候,粘着妈妈,不离半步,那是因为依赖。长大了,不再跟着妈妈,是因为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。

留给自己的空间,用来干什么?独处,思考……

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。万事万物,讲究留有缝隙;做人处事,讲究留有退路。切不可把生活塞得满满的,那样我们会活得很累,就像唱戏缺气,文章缺韵,画画缺幽深。

爱一个人也同样如此,林徽因让金老想了一辈子,是因为没有在一起。倘若时时刻刻生活在一起,两个人之间没有了间隙,琐碎的俗事夹杂而来,那爱情的标本便也不复存在了吧!所以,爱一个人,就给他足够的空间。他走了还能再回来,那就是你的;他走了没回来,那就不是你的,今日不走,迟早也会走。给爱间隙,才会让爱更加完美。

留白,爱情里不可缺少的一味佐料。

好的留白,如瑟瑟冬日的一抹翠绿,给你带来绿意盈盈;如炎炎夏日的一丝凉风,让你身心通透。

人生需要留白,给自己留一份静心思考的空间,哪怕发发呆,至少可以给灵魂追赶脚步赢得时间。

雪小禅说:留白,是给你的那段时间,让你在苍翠的空间里,听着时间之绿水,从空旷的屋檐下,滴答、滴答,落下了——你尽有的苍绿,却绿得这样盎然。


[哲理散文:留白之美]相关文章:

1.哲理散文摘抄


本散文为鬼混吧散文频道优美散文栏目收集自网络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

内容来源于网络,侵联删

相关文章

优美散文:慢时光

优美散文:慢时光

优美散文:慢时光 日子好像在茶香中流失,隔着一杯茶的热气,只细听阿姐们窃窃私语,有时,有那么一刹那,听着,听着,仿佛回到童年时光,似乎瞧见母亲坐在那与邻居闲话家常。原来好的人际关系,让人心生温情。下面...

经典短篇:拳击家

经典短篇:拳击家

  尼克站起身。他一点没事。他顺着路轨望去,目送那末节货车拐过弯,看不见灯光了。路轨两边都是水,再过去是泡着一片落叶松的沼泽地。  他摸摸膝盖。裤子划破了,皮肤也擦破了。两手都擦伤了,指甲里都...

经典短篇:列奥纳多

经典短篇:列奥纳多

  好多物体受到召唤聚集起来,从不同的地方慢慢聚拢。要做到这一点,有些物体不仅要越过空间上的距离,也要越过时间上的距离。你会觉得奇怪,哪一个流浪者对付起来更麻烦呢,这一个还是那一个?也就是说,...

经典短篇:皮特凯恩岛大革命

经典短篇:皮特凯恩岛大革命

  我想请读者重温一些往事。将近一百年前,英国“恩赐”号的水手哗变,[1]把船长和高级船员赶上了小艇,任他们在汪洋大海上漂流,然后占领了大船,驶往南方。他们在塔希提岛上娶了土著妇女,又继续航行...

经典短篇:“醉翁之意”

经典短篇:“醉翁之意”

  他从德斯布罗萨斯街的渡口出来时,使我不由得对他发生了兴趣。看他那神气,是个见多识广、四海为家的人;来到纽约的样子,又像是一个暌违多年,重新回到自己领地来的领主。尽管他露出这种神情,我却断定...

经典短篇:泄露春光的菜单

经典短篇:泄露春光的菜单

 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。  短篇小说的开头千万不能这样写。没有比它更坏的了。它缺乏想象力,平淡、枯燥,很可能空空洞洞。但在本篇的情况下是可以允许的。因为接下来引入正文的一段过于荒谬,没有思想准备...